明星写真馆 n63.com> 最新图片> 幻灯图集:尚于博李彩华捧场话剧《杜拉拉升职记》(2010-01-07)

《杜拉拉》话剧后台尚于博和老友姚晨(1/6

@幻灯图集:尚于博李彩华捧场话剧《杜拉拉升职记》
《杜拉拉》话剧后台尚于博和老友姚晨
写真图片专辑:姚晨 李彩桦 王珞丹  
  • 幻灯图集:尚于博李彩华捧场话剧《杜拉拉升职记》1/6
  • 幻灯图集:尚于博李彩华捧场话剧《杜拉拉升职记》2/6
  • 幻灯图集:尚于博李彩华捧场话剧《杜拉拉升职记》3/6
  • 幻灯图集:尚于博李彩华捧场话剧《杜拉拉升职记》4/6
  • 幻灯图集:尚于博李彩华捧场话剧《杜拉拉升职记》5/6
  • 幻灯图集:尚于博李彩华捧场话剧《杜拉拉升职记》6/6
   近日,《杜拉拉》话剧版全国巡演,回归上海二轮上演,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主演尚于博,李彩华前来捧场,两人不忘献花,尚于博还到后台恭喜自己崇拜了十年的偶像姚晨演出成功,并合影留念。  尚于博捧场姚晨、话剧《杜拉拉》 只为致敬偶像,再续十年话剧情  尚于博表示十年前还在电影学院表演系上考前班时,在学校的小剧场看了当时还在读大二的姚晨主演的《麦克白》片段,尚于博并不掩饰对姚晨的崇拜:“那时她的表演就已超越了学生水平,塑造人物准确到位,而且具有一种魔力,声音特有磁性,字字珠玑,把我带入了被欲望之火煮沸的麦克白夫人贪婪、恐惧的灵魂深处。那次剧场体验我这些年一直铭记在心,今年我自己导演了一个电影短片,片名就叫《麦克白》,算是对她致敬吧!”  导演巧思传职场心法,轻松幽默又深刻   尚于博看完了话剧《杜拉拉升职记》之后表示,从一开场到结尾一直都在大笑,真是太好看,太逗了!导演的创造力让人叹服,他对戏里面两场公司高层开会作决策的戏的处理很新颖:一场是设计成三个高管在拍杂志封面时边摆 pose边为是否该给杜拉拉升职争论,另一场是这三位领导在桑拿湿蒸房里通过加水比赛抗高温终于达成共识。  尚于博李彩桦谈话剧《杜拉拉》VS电视剧《杜拉拉》  尚于博在电视剧里演杜拉拉的初恋男友,这个角色在话剧版里也有,他赞叹今天这个话剧演员把人物演得得很搞笑、很出彩。但是话剧和电视剧不同,两者的长短就不一样,话剧中这个人物只有一场不足十分钟的戏,而电视剧中有三十集的篇幅去精雕细刻。对自己饰演的角色还是有把握的!  关于对比,尚于博表示两者是没有可比性的,载体就不一样!只能说说不同的感受……话剧版《杜拉拉》只有两个小时十分钟,所以只能从原小说中挑选了一些经典片段,用歌、用舞,调动想像力,用各种手段夸张、变形、深化人物。而且只能着重塑造杜拉拉这一个人物;而电视剧版有三十集的篇幅,相当于三本小说的长度,它所反映的现实生活比小说更宽广,丰富,而且深入。除了杜拉拉,它还塑造了其他几个同样在外企江湖中挣扎沉浮的人物。不但有这些人在办公室、在交际场为了升职而搏杀的戏,电视剧还描写了他们家庭生活的悲欢离合,刻画了职场众生像。  李彩华所扮演的黛西这个原小说中十分重要的人物在话剧版中没出现,其实没有对比的角色!她坦言虽然自己在演电视剧版《杜拉拉》,要是有机会让演话剧或音乐剧的话也很想尝试。电视剧版中,外企高层之间的斗争戏会更多,更惊心动魄。谈起昨天晚上就刚拍了一场李彩华演的黛西和尚于博饰演的对手公司市场总监李鸿明秘密碰头,策划整垮某人的戏,她立即话锋一转,对剧情守口如瓶。  尚于博李彩桦点评王珞丹和姚晨  尚于博表示这两个人都很厉害,就角色来说——电视剧里的杜拉拉比较纯粹,她善良、坚持原则、永不妥协,很理想主义,号称女版切格瓦拉。而话剧版里的杜拉拉前期和电视剧版的很像,到后期历经职场厮杀后有所转变,变得有心机有手段,甚至冷酷。  李彩桦很喜欢王珞丹在镜头前的表演,电视剧演员都会把力气花在脸部表演上。对我们来说,导演拍特写镜头时,我们的五官就是舞台。而姚晨是在大舞台上表演,她必须通过准确、清晰的肢体动作和台词让台下的上千名观众都能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因此她会比演电视剧时适度夸张、放大,她的表演大开大合,追求强烈的现场效果。觉得她们在各自的领域都作到了极致,都是一百分!  尚于博很想演话剧  尚于博表示要是有合适的机会,也想回归一下。在深圳读高中时,参加了学校的话剧社,和一帮同学用一个学期的业余时间排练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全剧,尚于博演罗密欧,学期末时在校办的艺术节上公演,轰动全校,从此爱上了表演。后来考上中戏,开始长达四年的专业学习,在繁重的学业之余,他观摩了上百部话剧,彻底成了话剧狂热份子。大四时,又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校外成立了“海鸥剧社”,排练自己的《长椅逸事》,并带着这个戏在北京各大高校作巡回演出,并在人艺实验剧场商演十场,后来被邀请到广州的艺术区义演。与此同时,尚于博还是他们班三台毕业大戏的主演,而且当时还在北京人艺的《全家福》中跑龙套。算下来,毕业那一年,他足足演了上百场话剧。  心有余,力不足----五年前的话剧市场远没有今天这么火热,民间剧社演的艺术话剧叫好的人多,买票的少,老亏本。再加上尚于博心仪的北京人艺和国家话剧院那年一个人也没招,为了继续演绎事业,他选择了转型,谈到此,他浅浅地笑:“但是这十年来,我对话剧的热爱始终都在,不拍戏的时候我就找话剧看,这次拍《杜拉拉》期间,我已经在上海看了六部话剧。”(2010-01-07 / sina)